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

返回完整页面
生物钟与健康
来源:附属医院作者:附属医院栏目:健康资讯发布时间:2020-09-28 00:00阅读:

      关于生物钟的研究
      18世纪法国天文学家德梅朗最早观察到生物钟现象。他的办公室有一盆含羞草,他偶然注意到,含羞草的叶子早晨准时舒展,傍晚准时闭合。一开始,他猜想这是受日出日落的影响。为了验证,他把含羞草放进见不到阳光的书柜里,书柜里的含羞草叶子照样准时展开与闭合。于是,他提出一个假设,认为生物自带计时机制,从而成为时间生物学(时间节奏生物学)的奠基人。2017年,美国科学家霍尔、罗斯巴什与杨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;获奖成果就是关于生物钟机制的研究。
人类生物钟研究的三组发现
      (一)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生物钟
人体有40~60万亿个细胞,每个细胞都有自己的生物钟。有些人的生物钟启动早,走得快;有些人的生物钟启动晚,走得慢。人类的生物钟类型构成一个正态分布,两个极端分别是“百灵鸟型”和“夜猫子型”。“百灵鸟”是少数,醒得早,睡得早;“夜猫子”也是少数,醒得晚,睡得晚;多数人居中,不特别早,也不特别晚。
      (二)三大因素影响生物钟
决定一个人生物钟的内因是20个基因;影响生物钟的外因是阳光。人类是昼行动物,白天活跃。这是因为阳光调节人的生物钟,让生物钟与日出日落保持同步。阳光影响生物钟的机制很复杂。大脑中的松果体有个叫做视交叉上核的区域,类似于身体中众多生物钟的灯塔。眼睛接触到阳光,瞳仁中某些受体把光信号传送给视交叉上核,视交叉上核再把信号发给所有生物钟,校对它们的时间。影响生物钟的第三个因素是年龄。儿童一般是“百灵鸟”,睡得早,睡得实,早上起来欢天喜地,白天生龙活虎。老人表面看也是“百灵鸟”,其实不然,睡得早,但睡不实,睡不了通宵,白天爱打盹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:所有哺乳动物进入青春期都会成为典型的“夜猫子”,人也不例外。
      (三)生物钟影响我们的身体机能
生物钟决定我们什么时候沉睡,什么时候清醒,决定我们是否能轻而易举地早早起床,也影响我们起床后能否轻松进入有效工作状态。不仅如此,生物钟还决定我们的血压的变化,决定我们的体温变化。我们的心、胃、肝等重要器官的运作都有时间性,生物钟协调各个器官的运转。如果我们干扰生物钟,不按照它的节奏生活,就会损害健康。
扰乱生物钟的危害
     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按照自己的生物钟作息,但现代社会的很多方面会影响我们这样做。如人类发明了电灯,我们经常把黑夜变成白天,把白天变成黑夜;很多人是逆着生物钟生活,工厂实行倒班制;航空公司的机组人员和乘务人员要跨时区飞行等。此外,越来越多的人在室内工作,接触阳光不足,结果生物钟被调得很晚。同时,上班时间不由自主,结果只能晚睡早起。生物钟晚意味着睡眠晚,入睡晚意味着必须在生物钟指定的起床时间之前起床,也就是早晨要靠闹钟起床。被闹钟惊醒不仅十分难受,还经常导致睡眠缺乏。睡眠不足会妨碍免疫系统的自我修复。
      另外,如果人们在工作日睡眠不足,周末就必须多睡,设法弥补睡眠赤字。如果不弥补,睡眠赤字就会不断积累。这样就会产生社会时差,也就是生物钟时间与社会生活规定的时间不一致。社会时差不仅明显影响白天的工作效率,而且还会诱发多种疾病,除了常见的睡眠紊乱,还有糖尿病、肥胖症、心血管等疾病。